化学防护服也称防化服,用于防御有毒、有害化学品损害皮肤或经皮肤吸收后伤害人体,广泛用于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运输的行业,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过程之中。根据不同的指标,化学防护服可有不同的分类。按所防护毒物的状态,化学防护服可分为气体致密型、液体…
焊接与切割是现代工业生产及设备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工艺,在修造船、集装箱生产、机械加工等行业,焊接更是高密度作业,职业危害非常集中。焊接与切割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害烟尘,如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电焊烟尘呈圆球状,分散度很高,…
(一)呼吸防护用品检查呼吸器在每次佩戴前和使用后检查防护用品部件是否齐全,是否有老损现象,及时更换失效的呼、吸气阀,头带,密封垫圈等;面罩破损应及时更换;不允许自行装填活性炭滤毒盒、滤毒罐;不允许自行组装呼吸防护用品。(二)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后的处理对呼吸器的管理是…
使用前必须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和空气中氧含量,在未弄清楚作业环境条件以前,绝对禁止使用。当毒气浓度大于规定使用范围或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直接式防毒面具规定耐受毒气体积浓度大于0.5%,应改用导管式。使用前应检…
1.建立工地安全用电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用电规章制度。  2.对"三机"操作工人进行定期考核,坚持持证上岗。  3.配电室、井架设置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4Ω。  4.施工用电设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 &…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规划》指出,要大力弘扬安全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生产,坚持…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安委办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严把高危企业复产复工关,全力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狠抓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本文从火灾,爆炸,静电,电磁辐射,职业中毒等方面论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一火灾爆炸及其预防措施 (一) 火灾 1 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并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常用于合成氨生产,化肥制造(应用氨制造硫铵、硝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化肥)、合成纤维、制革、医药、塑料、染料等制造业中。氨在常态下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
2006年1月13日,长沙市的一名男性喷漆工,因腹绞痛伴有呕吐,到长沙市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不完全性机械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经抗炎、止痛、输液后,腹痛缓解出院。一周后,这名工人又出现腹绞痛症状,1月26日再次就诊,被诊断为:不完全性机械肠梗阻、感染性胆道出血、胰腺炎…
 1.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  在生产中,原料和辅助材料应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用低毒物料代替高毒或剧毒物料,是消除毒性物料危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完全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从根本上解决毒性物料对人体的危害…
1、在思想上重视 加强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意识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化疗药物的基本毒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2、改善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 有条件的情况下设专门的化疗配药间,如条件不允许可使用通风柜。化…
根据本企业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对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措施:1、高度超过20米的大型脚手架;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悬挑脚手架; 6.5米高的满堂红脚手架;2、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3、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安装…
危险源控制(Hazard control) 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控制危险源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危险源控制技术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显然,在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时…